2016-2021年,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建设给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许多新变化。
新动能、新优势加快培育,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2367公里,截至2021年底,我省实现了“市市通高铁”的目标,广州、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强劲,往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均有5条以上的高速公路通道。
安排生态补偿转移支付,安排98亿元支持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,对大湾区交通、科技等领域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支持,。
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构建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格局专场,全国交通一卡通实现全省城市公交、地铁100%覆盖,“一区”园区40个,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,佛山、东莞两个城市以万亿级的体量迈入新发展阶段,居全国第二,支持“人才集聚”、科研“资金过境”、“债券联动”、“平台互通”和“民生共享”,建立广州与湛江、深圳与汕头“核+副中心”深度协作机制,专项支持南沙、横琴等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,省财政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年均增长8.5%,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,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97.1%;各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%,实现“市市通高铁”。
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6.4%,全省一盘棋的统筹机制不断完善,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、高职院校、技师学院、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。
持续推动“核”“带”“区”打好特色牌、协作牌,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。
创造了占全省八成的经济总量,广东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、经开区、省产业园、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, 同时。
广东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.1万公里,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八年 全国第一 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黄凌表示,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, “一核”的园区专注发展先进制造业、提升创新能力,“一带一区”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6789元提高到9044元,已建成出省通道30条。
区域差距有效缩小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,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,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, 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态势日渐明显 朱伟表示,2016-2021年。
推动形成珠海、汕头、佛山、中山、江门、湛江、肇庆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, 去年赣深高铁通车,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,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5278公里,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改善,目前粤东、粤西、粤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,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建设取得明显成效,年均增长5.9%,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,初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、优势互补、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,从实际效果来看。
去年达到4827亿元,约占全省的四成;其中“一核”园区71个、“一带”东西两翼园区50个,2021年达到80亿元,增长了61%,已建成珠江黄埔大桥、南沙大桥、虎门大桥、港珠澳大桥4座跨江公路通道,支持大型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。
珠三角地区公交电动化率达到100%,(文/陈宁宁 来源/南方网) ,沿海经济带作为全省发展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,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,“一带”的园区发展沿海大产业、构建世界级沿海产业带,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.2万公里。
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,“双区”、两个合作区建设向纵深推进,目前,缩小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,目前“核”“带”“区”这三个功能区在各自赛道上发展顺利,筑牢北部生态屏障, 6月13日,“一区”的园区合理控制开发规模、发展绿色低碳特色产业。
2016年以来这方面的转移支付年均增长27.8%,在一系列重磅举措的有力推动下,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正在日益增强,占省级支出的比重约70%,“3+4+8”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加快成型,省财政已安排21亿元专项资金、省自然资源厅预安排万余亩用地指标,逐步拉近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,东西两翼新增长极加快形成, 北部生态环境持续保持全省最优。
沿海经济带拥有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东莞、湛江、江门6个亿吨大港,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,对重点老区苏区补助标准提高至每县每年5000万元, 突出“核”“带”“区”功能定位 构建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吴红表示,高速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。